書名:梅岡城故事
原書名:To Kill a Mockingbird
作者:Harper Lee【哈波.李】
譯者:商辛
ISBN:9573258218

出版日期:2006 年 08 月 01 日
出版:遠流出版

生在梅岡城的故事,如今已經成為一則傳奇…… 
在這全美最有名的南方小鎮上,每戶人家的門都不上鎖,
鎮上唯一的總機小姐只要聽見聲音就知道打電話的是誰。
大家做什麼事都慢慢來,沒什麼好急的,反正也沒哪兒好去...


《梅岡城故事》藉由六歲小女孩的眼睛,
來看形形色色的人性、隱私與哀樂,

 全書充滿特殊的美國南方風情,慵懶、純真而樂觀,
對於人性的不完美與種族歧視雖有著銳利的省思,卻又寬厚包容。
1960年出版之後,旋即獲得普立茲文學獎,其影響力至今未曾衰退:
它暢銷全世界二十六個國家,光美國一地就銷售三千多萬本。
同時它也是美國圖書館重複借閱率最高的書、
2001年芝加哥第一屆市民共讀之書、

 英國青少年最愛的小說之一,
更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紀之書」。《節自網路書介》

就如網路書介所言,
這本書帶著美國南方風情特殊的傭懶、純真與樂觀。
一本長達三四百頁的書,
在讀完了之後回過頭來細閱以上的書介
我才赫然的發現到這本書的歷史比我還要老了呢!?
這更是加深了我心裡頭一直存在的那個疑惑
在讀著這本書的同時,
心裡不斷有個聲音在對我輕喚著:我看過它,我看過它!
原來,我真的曾經讀過它了呢!?
在哪裡?在我阿姨的房間裡吧,我想。
已忘了是國小五、六年級還是國中時期的事了
我很喜歡窩在阿姨的房間裡讀她書架上那幾本西洋文學作品
記憶中有的是,蝴蝶夢、刺鳥、老人與海、茶花女等等.....
不過,我想應該也有著這一本吧!
只是那時候的書名好像是另一個《仿生鳥》還是《知更鳥》的

本書作者〝哈波‧李〞生於1926年,
阿拉巴馬州蒙羅維爾鎮的一個律師家庭
這個故事是根據作者五歲時發生在家鄉的一樁真實社會事件所改寫的
也因為這個事件使得本書引起爭議,在美國南方與西部的學校和圖書館
企圖使《梅岡城故事》不得排入學校課程,並從圖書館下架
但最後所有禁書行動統統失敗,
而這本書的改編電影更是影迷心目中最佳文學電影
哈波‧李此後卻過著十分低調而神秘的生活,
也不曾再出版第二本小說了。《節自書內作者簡介》


一個關於年幼喪母的六歲女孩
跟著哥哥和爸爸還有長年在家幫傭的黑人管家
整個寧靜安詳的梅崗城,
給我的感覺不只是有著美國南方小鎮的傭懶風情
更是讓我不由得想念起小時候純樸寧靜的故鄉小鎮
昔日寬闊的街道與純樸的恬適安寧
現在早已在7-11、全聯、松青等連鎖商店中不復見了。
書裡很多事件都是由一個六歲小女孩的角度去觀望描寫的
這也讓我憶念起小時候個人對於成人世界的許多看法與疑惑
為什麼明說是不公平的事情,
卻無法讓它朝向正義的一端前進!?

成長逼迫我們去習慣那些存在的不公平與矛盾
對於種族歧視與種族迫害的年代
即使黑人是清白的,一旦沾惹上白人就再也無翻身之日了。
所有的一切罪狀不再是所行所為的正當與否
而卻成了只因為〝他是一個黑人〞的這一丁點關係上面.....
這是多麼可悲的時代。

這本書真正的主軸說的,
正是種族歧視與種族迫害的議題
原文書名〝To Kill a Mockingbird〞
其中的【Mockingbird】指的是一種模仿鳥

相傳這種鳥會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愉快的唱著歌
而牠們對於人類是完全無害的,
誰要是害死了牠就應當是有罪的。
讀完這本書之後,
我開始思考這個叫做模仿鳥的鳥類
是真有這樣的鳥兒存在呢?
還是它只是對於這個故事的一個暗喻?

【那一年夏天,一群善良的好人殺死了一隻模仿鳥;
那些年夏天,改變了許多人,也成了我們最後的純真年代.....】


書本封面正中央一排的字句彷彿早已說明了我的疑慮
那一群〝善良的白種好人〞為著某些原因,
殺死了那個〝善良的無辜黑人〞
於是,所有的一切就都變得不再一樣了。。

世界或許本來就無法完全地公平
為什麼也無法靠著某些人的力量來讓它比較趨於公平的呢!?
只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
成為那個背負責任,被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的人吧!!
細閱這本書中還真的存在著頗多值得深思與深省的課題
我想,這也是它之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