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二  晚上 7:00~8:00 (德仁醫院)


這一天,我跟哲緯慢慢晃到了醫院
才六點四十分左右,還早

依照慣例,先牽著哲緯到地下室的復健櫃台報到
今天可是星期二啊,正好就是哲緯上回前來看診 那位醫生 的門診時段
這一天我驚見到復健科門診與櫃台前一長排的椅子上
有著少說五、六位年齡不一的小朋友
每個人頭上都各自插著數量不等、亮晃晃的銀針

不會痛嗎?針扎下去時應該會很痛吧?
其實我真正質疑的是,此種醫療行為的必要性‧‧‧

到櫃台報到時,小姐告知今天已經是第六堂課程了
下一次(星期五)晚上正好沒有門診
所以建議我們今天先掛號看診,這樣星期五就不用欠卡了
於是我牽著哲緯又跑到一樓的掛號櫃台去掛了號
再次下來復健科門診時,我將健保卡交給診間的護士
告知要過卡準備上課,因為我一點都不想帶哲緯進去給那位醫生看診

等待護士過卡的當下,又來了幾位小朋友進入診間
護士為小朋友在耳朵上抹了一些藥水,好像是準備要去扎耳針的
醫生忙碌的處理著桌上一張張的病歷與健保卡
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哲緯:『那個小朋友有沒有要扎針?』
我心裡一慌,趕緊推說:『沒有、沒有‧‧‧』
哲緯很是擔心的問我:『什麼針啊?』『我不想要扎針啦‧‧‧』
我將哲緯摟在身旁,安慰著:『沒有,我們沒有要扎針啦‧‧‧』

或許,這 扎針的療效 是有根據的
在網路上爬過一些文章與家長的心得之後
我也深信它對於真正發展遲緩的孩子是有很不錯的效果的
可是,就我所站立的這個醫生門診處來說
我只能質疑醫療濫用的問題罷了
這扎針,畢竟還是屬於一種醫療行為吧
有其風險的醫療行為都不該輕易讓孩子去嘗試的
尤其是像哲緯這樣明明只是小問題卻偏給說成大問題的孩子

帶著哲緯爬上階梯準備到二樓教室上課時
正好聽到身後傳來了孩子扎針時悽厲的嚎叫聲
聽得我真的是好心疼啊‧‧‧





今天課程的第一關:

拿裝滿水的小保特瓶拍氣球
手握瓶身、將氣球往前拍至終點線上的桶子裡
注意事項:盡量不讓球落地,將球往上偏前方的角度拍送。

老師說哲緯剛開始做得很棒
後來可能手比較沒力了就須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第二關:

單手握球拍,將氣球往上拍打。
注意事項:訓練孩子擔手手腕的力量,盡量避免讓球落地。

老師說哲緯可能是手比較沒力量
不太會控制球拍,所以球常常會往旁邊打
球拍也常會拿成側拍或亂揮的情況,要多練習。




第三關:

單手握球拍跟小朋友輪流交替拍氣球,每人各拍一下換對方。
注意事項:學習與他人的互動和配合。
自己將氣求往上趴一下之後,要趕緊後退一步讓小朋友上前來拍。

老師說哲緯可能是會害怕氣球掉到地上
所以會有多拍好幾下的情況,而小朋友見到他一直拍也就不敢靠上前去拍球了。




今晚在聽過哲緯為我介紹這堂課程的關卡之後
我問起哲緯:『你覺得哪一關最困難呢?』
哲緯毫不猶豫地就回我:『都很簡單喔,我都可以過關耶‧‧‧』

嗯,我相信。哲緯給自己的標準是定得比較低的
來德仁上課其實對於哲緯來說就如同是在遊戲
這些課程回到家也不會面臨到我們拉著他複習或考試的壓力
也無怪乎哲緯會這麼喜歡來這裡上課

哲緯亮出手背上老師為他所畫下的記號
在第一關用保特瓶拍球前進的關卡中
哲緯順利投進桶子裡的球數有九球之多喔

在第二關以球拍來拍打氣球的關卡上
哲緯也能夠拍打到十六球之多呢

然後,我就又開始忍不住質疑起 聖保祿的聯評 中
老師所說的:
『哲緯的眼睛能追得到球,但是雙手卻總是會慢半拍而錯失了眼前的球
結論就是,哲緯有著很明顯地手眼不協調‧‧‧』

真的是這樣的嗎!?
再給一段時間來多做觀察吧,哲緯加油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