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洪玟華
(作者為資深物理治療師 現任職於心路兒童發展中心)



小寶貝出生後,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想認識這個陌生的世界,
但小小的他還無法操控自己的身體,只能被動地接受四周環境所給予的刺激;
隨著知覺動作發展與成熟,孩子慢慢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
從簡單的翻身、爬,到複雜的走、跑,逐漸主動探索環境,成為小小冒險家。
這些從簡單的翻身,到複雜的跑步,均有賴個體的動作能力發展。

在這篇文章中,除了提供孩子動作發展年齡的參考標準外,
並介紹一些簡單促進移動能力的活動,讓家長可以利用平常和孩子互動時,
用玩遊戲的方式,放點音樂或是對著孩子說說話,
在輕鬆愉快地氣氛下提供孩子移動力練習的機會,來幫助孩子發展得更快、更好。

 

下面即針對嬰幼兒所需要的移動能力,逐次介紹各個動作在不同年齡的能力表現,
以及促進該移動能力由簡單的開始,逐漸增加難度的活動練習。
假如小寶貝在某些動作的表現上不如預期,
別擔心,先看看他的年齡是否配合發展的能力。
要瞭解每個孩子的發展差異性極大,
很可能孩子發展的年齡會較文章所列的發展里程表快一點或慢一點,這都是正常的。
如果對孩子的發展有疑慮,也可以至醫院請教醫師或由物理治療師評估確實的狀況。

翻身

†能力發展
4-5個月:可由平躺姿勢翻到側躺
6-7個月:可由平躺姿勢翻到趴臥

†可以訓練翻身能力的小活動

一、加強腹部肌肉力量

腹肌的力量是翻身動作進步的關鍵因素,
所以家長們可藉由腹肌力量的加強來提升寶貝的翻身能力。

方法一

訓練腹肌的方法,最傳統的方式即是仰臥起坐。
雖然小寶貝不會自己完成仰臥起坐的動作,但我們可以用修正過的方法,
即讓孩子和我們面對面,坐在大人的大腿上,手扶著小寶貝的身體
(從扶肩膀開始,往下到小屁股,孩子的能力越好時,手扶的位置越往下),
從垂直坐著,慢慢讓孩子往下仰躺,再慢慢坐起來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包括脖子(頭頸屈肌)、肚子腹部(腹肌、下腹肌)的肌肉力量。

方法二

在孩子躺著時,搔搔他肚子的癢,當他高興地抬起雙腿時,便同時在練習腹肌的力量。

二、由平躺翻到側躺的練習

1. 當小寶貝躺著時,拿著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可以是顏色鮮明或有聲玩具),
     在他面前搖晃,在確定得到小寶貝注意後,將玩具往左或往右移動,讓他伸手去碰玩具。
     接著,嘗試拉他的手越過胸前而到對側去碰玩具(如右手去摸左邊肩膀上方的玩具),
     同樣動作重複數次,若他自己有主動轉身動作,就讓他碰到玩具,
     以增強他下次再次伸手、轉身、碰玩具的動機。
     這個活動可使小寶貝因為手的動作而帶動身體的旋轉,進一步翻身到側面。

2. 輕輕地幫助他將身體自平躺姿勢往左右兩側翻到側躺姿勢,再翻回來。

3. 將玩具放在一側(例如放在左邊),輕輕的幫他把屁股轉向同側
       (將右邊的小屁股轉向左轉,),鼓勵他伸手(右手)去摸玩具。


三、由平躺翻到趴臥的練習

1. 先將右腳跨過左腳,重複幾次後,回到平躺位置,玩具放在左邊,
     再把小寶貝的左手伸直上舉,將右腳彎曲輕輕帶至左邊,
     在他伸出右手想碰玩具時,順勢幫他變成趴著的姿勢。

2. 等到小寶貝表現更好時,直接拿玩具在他的兩側,在他試著碰玩具時,
     輕推一下屁股或大腿,引導他將下肢彎曲起來帶動身體翻過去到趴的姿勢。



†能力發展
6-7個月:利用兩隻手肘,將身體往前移動
8-9個月:手腳並用,肚子貼地爬
10-11個月:小狗爬—利用雙手/膝蓋四點爬行
12-14個月:爬過障礙物
12-14個月:爬上樓梯
15-17個月:爬下階梯

†可以訓練爬行能力的小活動 

一、手臂支撐能力的練習

小寶貝發展爬行能力之前,必須先學會手臂撐起的能力。
可參考的方法有:

方法一

鼓勵他手臂多活動,或是和他玩推手的遊戲。
小寶貝的姿勢可以是平躺著或是將他抱著坐在懷裡,
把他的手肘伸直,自掌心往肩膀方向輕推,就像是比賽誰的力氣大。

方法二

增加趴臥時間,趴臥的姿勢可以訓練頭、頸、背部肌肉的發展,
若在小寶貝趴著時,在胸前用小毛巾墊高,協助他手伸直則可助他訓練手臂力量;
等他能力再好點時,家長可以進一步使下半身懸空,此時手臂須要更多的力量來支撐,
當然可以更進一步左右搖動,引導孩子重心移到一手,另一手伸出去,準備爬行動作。

方法三

當他會小狗趴後,可以在小狗趴姿勢下,扶著肩膀,幫忙前後、左右搖晃,練習重心轉移。

二、練習使身體往前移動/肚子貼地爬

1. 讓小寶貝趴在墊上,在他面前放置他喜愛的玩具,
     當他伸手去碰玩具時,推著他的大腿往前,使他身體前移。

2. 在玩了幾次後,把玩具放在更稍微前面,他伸手也碰不到的地方,
     同樣的當他欲伸手碰玩具時,推他一下,鼓勵他繼續往前爬


三、練習小狗爬

當小寶貝學會小狗趴後,可以試著在面前放玩具,鼓勵他抬一手(例如右手),
當他手抬高時,把重心移到右邊,再幫他抬對側腳(左腳),如此左右交替練習;
或是協助扶著小朋友的腰,鼓勵他往前爬。

四、練習爬過障礙物

大人坐地板上,雙腳伸直,吸引小朋友爬過大人腿上,
如果一開始爬不過去,記得幫忙抬一下小朋友的手或腳,協助他爬過去。
障礙物可改成高一點的枕頭或把棉被捲起來;
同樣的,可放玩具吸引他,甚至可放2-3個障礙物,
有高有低、或寬或窄,和小朋友一起玩比賽遊戲。

五、練習爬樓梯

上樓梯的能力,其實是爬過障礙物的延伸,
等爬過障礙物的技巧純熟後,自然就可爬上樓梯;
至於爬下樓梯,可以先從練習往後爬過障礙物的遊戲開始。
樓梯的高度會影響此技巧的難易程度(階梯越高就越難),
在此也提醒家長,在爬樓梯時要注意安全,尤其在小朋友剛學會又不純熟時。

坐著移動 

†能力發展

8-9個月:坐在地板上,可以利用雙手撐著身體而向移動

†可以訓練坐著移動能力的小活動

重心的轉移:

當小朋友的坐姿平衡達到一定能力時,他才可能學會坐著移動;
亦即他要先可以坐在地板上玩玩具,玩一段時間都不會跌倒,也不需用手去撐地板,
才有可能坐著移動,因此練習的重點在於重心的轉移

1. 讓小朋友坐好,在他面前伸手剛好拿不到的地方放玩具,
     鼓勵他伸手去碰玩具,使重心極度往前;
     接著玩具放在左上方或右上方,誘使他重心左右轉移,最好一側屁股能抬高離地。

2. 在他面前放玩具,協助推他屁股往前,讓小朋友知道可以利用這方法得到玩具,
     慢慢減少推的力量,玩具也越放越遠。




†能力發展
10-11個月:扶穩固家具走
10-11個月:牽著雙手走數步
12-14個月:放手走數步
12-14個月:牽著一手走一段距離
15-17個月:放手走一段距離
15-17個月:往後走數步

†可以訓練走路能力的小活動

一、扶家具側走
──
要學會放手走路,練習站立平衡及下肢力量是基本條件。

1. 家長可以抱著小朋友身體,讓他踩在你腿上,
     或是在地板上鋪著可愛的地墊當作地標,幫他重心往前,練習跨步動作。

2. 在放手站的能力尚未成熟前,可以多鼓勵小朋友扶著家具
     如沙發、小桌子,並在兩旁擺著玩具,扶著他往左或往右跨步。

3. 多讓小朋友自己扶著小家具蹲、站,這可以訓練下肢力氣。

4. 當小朋友扶著沙發或小桌子站著時,蹲在一旁,鼓勵他轉向你的懷抱。
     當然,家長可以稍微設計一下,修改家中擺設,
     讓小朋友可以更容易也更有機會扶物側走。

二、協助下行走的練習

方法一

在小朋友會扶著家具側走後,可以試著讓他推著小椅子或是學步玩具練習往前走路。

方法二
讓小朋友抓著繩子或大人衣角走路,再慢慢減少對小朋友的協助力量。
練習時注意小寶貝的手不要過度上舉,以免拉扯受傷。

方法三
讓小朋友靠牆站,面對著小朋友,要求他往前走,大人再慢慢後退,從1-2步,增加距離。

三、放手走的練習

當小朋友剛學會放手走路時,由於技巧尚未成熟,
為了平衡身體不要跌倒,必須要藉由雙手上舉,雙腳打開,
像企鵝一樣的走路,來增加穩定度;
隨著下肢力量的增加,平衡能力的進步,慢慢的雙手的位置漸漸放了下來,
雙腳也不需要開開的來協助穩定重心,姿勢變的更漂亮,動作也更靈活了。

方法一
當小朋友走得較穩時,可以試著讓他雙手拿著玩具給你,
隨著能力進步,玩具要從小的換成大一點的、輕的換成重一點的,
這都會增加走路時所需平衡的難度。

方法二
堅硬平坦的地面是比較簡單的,家長不仿試試看讓小朋以走在不同的地面,
例如草地、石子路、斜坡….等等都可以增加走路的平衡能力。


孩子的發展其實是全方位的,雖然這篇文章主要在討論嬰幼兒移動能力的訓練,
然而活動過程其實包涵其他領域的練習,並不只是家長要孩子呆板地做運動。
例如,在玩翻身時,用玩具吸引小寶貝的目光,加上玩具的左右移動等小動作,
就是在訓練孩子的視覺追視能力;當小寶貝伸手抓住玩具時,正是在練習抓握能力;
而家長鼓勵、吸引孩子注意及配合的過程,也是促進孩子的社會性互動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活動適合提供給一般兒童或輕度發展遲緩的孩子,
如果發現小朋友有明顯動作障礙或是肌肉骨骼系統、神經肌肉系統的問題,
家長應先請教過物理治療師,先瞭解是否有某些動作需要特別注意,
以免對孩子有不良影響。


文章轉載自:潛能發展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瑪莉 的頭像
    瑪莉

    瑪莉

    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