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作家/游乾桂
樂觀真的教得來的,以下便是一些簡單的處方:
一、教孩子往好處想: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幾乎天災不斷,年年都有大災難在世界各地發生,
九一一事件、南亞海嘯,讓人不由自主往壞處想;
電視則是幫凶,一大堆唯恐天下不亂的算命節目,用預言製造恐慌,
好多人都活在恐懼當中,彷彿災難立刻就會降臨。
有人問我,如果大地震時我正在演講,會怎麼逃難?
我回答他:「由它去吧。」
「不逃嗎?」
「不!因為逃不掉。」
逃不掉就聽天由命,人生包括無常與有常,我只管有常,不理無常;
生與死我全管不了,就隨遇而安,這正是我的樂觀之道。
二、惜福:我告訴兒女,與世界各地的人比起來,我們算是富有之人,
可能比五十五億人有錢,比五十九億人開心,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有智慧……
夠了,真的足夠了。
我們全是幸福人,該惜福。我向來不愛與前方的人比,
與後方的人比更實在,它讓我看見幸福。
既然幸福,便很開心了。
三、演自己:「演活自己、演活人生」是我的座右銘,也是成人該教孩子的信念;
演自己最好演,演別人就辛苦了。
如果人生只演自己,相信可以樂觀一些。
四、多會一種方法:人之所以陷入沮喪,多半是找不出破繭而出的辦法。
如果方法再多一樣,就有機會跨越障礙。
我常常這麼問孩子:
「你覺得怎麼辦較好?」
「有沒有更好方式?」
「如果是我,可能會這麼做。」
妙法多,敗績少,人就喜樂了。
五、加強心理免疫力:我一直很喜歡「心理免疫力」一詞,
與其遇上問題才想到解決的方式,不如平常便儲備一些有效的妙方,
一來提早化解沮喪,或者悲傷降臨時,懂得如何超越,不至於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心理學家說:「喜愛運動的人比較樂觀。」我常鼓勵孩子以運動增強心理免疫力。
六、逆向思考: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婦人有兩個兒子,老大賣雨傘維生,老二賣冰棒。
出太陽時,婦人煩惱老大生意不好;下雨天,擔心老二的冰棒賣不出去。
成天愁眉苦臉,沒有一天好日子。
我兒子聽完之後,噗嗤一聲笑出來:「她為什麼不這樣想呢?
雨天想到雨傘可以多賣幾把,晴天想賣冰的會生意興隆。」
是啊,這樣想就對了。
我摸摸兒子的頭說:「你真樂觀。」
七、從幽默做起:有個兒子問:「罰站的人是不是都不乖?」
爸爸點點頭,兒子繼續問:「罰站愈久的人,是不是愈不乖?」
爸爸又點頭,兒子再說:「罰站非常久的人,一定非常不乖?」
爸爸的頭點個不停。
兒子說:「那我明白了。」
「明白什麼?」
「老師站最久,他最不乖。」
兩人大笑。
悲觀無所不在,重要的是,你該如何讓孩子變得樂觀,
這麼一來,才能在別人都還在為悲觀所苦時,你的孩子已樂觀向前行。
人生本來就風雨不斷,不如意是常態,樂觀則教人征服一切,活好每一天。
古羅馬時期的弗列德利說:
「兩個人從同一座城由內往外望。一個望見泥土,一個望見星星。」
你的孩子看見星星了嗎?
文章取自:小天下親子作家專欄
樂觀真的教得來的,以下便是一些簡單的處方:
一、教孩子往好處想: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幾乎天災不斷,年年都有大災難在世界各地發生,
九一一事件、南亞海嘯,讓人不由自主往壞處想;
電視則是幫凶,一大堆唯恐天下不亂的算命節目,用預言製造恐慌,
好多人都活在恐懼當中,彷彿災難立刻就會降臨。
有人問我,如果大地震時我正在演講,會怎麼逃難?
我回答他:「由它去吧。」
「不逃嗎?」
「不!因為逃不掉。」
逃不掉就聽天由命,人生包括無常與有常,我只管有常,不理無常;
生與死我全管不了,就隨遇而安,這正是我的樂觀之道。
二、惜福:我告訴兒女,與世界各地的人比起來,我們算是富有之人,
可能比五十五億人有錢,比五十九億人開心,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有智慧……
夠了,真的足夠了。
我們全是幸福人,該惜福。我向來不愛與前方的人比,
與後方的人比更實在,它讓我看見幸福。
既然幸福,便很開心了。
三、演自己:「演活自己、演活人生」是我的座右銘,也是成人該教孩子的信念;
演自己最好演,演別人就辛苦了。
如果人生只演自己,相信可以樂觀一些。
四、多會一種方法:人之所以陷入沮喪,多半是找不出破繭而出的辦法。
如果方法再多一樣,就有機會跨越障礙。
我常常這麼問孩子:
「你覺得怎麼辦較好?」
「有沒有更好方式?」
「如果是我,可能會這麼做。」
妙法多,敗績少,人就喜樂了。
五、加強心理免疫力:我一直很喜歡「心理免疫力」一詞,
與其遇上問題才想到解決的方式,不如平常便儲備一些有效的妙方,
一來提早化解沮喪,或者悲傷降臨時,懂得如何超越,不至於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心理學家說:「喜愛運動的人比較樂觀。」我常鼓勵孩子以運動增強心理免疫力。
六、逆向思考: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婦人有兩個兒子,老大賣雨傘維生,老二賣冰棒。
出太陽時,婦人煩惱老大生意不好;下雨天,擔心老二的冰棒賣不出去。
成天愁眉苦臉,沒有一天好日子。
我兒子聽完之後,噗嗤一聲笑出來:「她為什麼不這樣想呢?
雨天想到雨傘可以多賣幾把,晴天想賣冰的會生意興隆。」
是啊,這樣想就對了。
我摸摸兒子的頭說:「你真樂觀。」
七、從幽默做起:有個兒子問:「罰站的人是不是都不乖?」
爸爸點點頭,兒子繼續問:「罰站愈久的人,是不是愈不乖?」
爸爸又點頭,兒子再說:「罰站非常久的人,一定非常不乖?」
爸爸的頭點個不停。
兒子說:「那我明白了。」
「明白什麼?」
「老師站最久,他最不乖。」
兩人大笑。
悲觀無所不在,重要的是,你該如何讓孩子變得樂觀,
這麼一來,才能在別人都還在為悲觀所苦時,你的孩子已樂觀向前行。
人生本來就風雨不斷,不如意是常態,樂觀則教人征服一切,活好每一天。
古羅馬時期的弗列德利說:
「兩個人從同一座城由內往外望。一個望見泥土,一個望見星星。」
你的孩子看見星星了嗎?
文章取自:小天下親子作家專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