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品格時代的私房祕方 【下】
文/鄭一青
天下雜誌 第287期期 2003/11/15 出刊
給雙薪父母的貼心話
積極參與孩子的生命和生活
「要花時間,一定要花到某一個時間的量,就會有品質,」
學前教育雜誌總編輯黃美湄表示。
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指出,
父母可以放掉的是發號施令的身段。 從過去主宰者的形象,變成朋友,
當孩子願意和你對談,而不是在外面找別人,這最重要,
後面所有的互動和教育才可能發生。
「關心、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生命變化,
包括交什麼朋友,看什麼書、電視,上什麼網站,」
她建議,「在親子關係中,找到每個人要堅持的部份。」
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表示,她堅持一定親手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也在學習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不過,必須付出睡眠減少的代價。
給單親父母的貼心話
與孩子同住的一方
父母經濟甚至教養的重擔,都在同一人身上,
經濟和時間的壓力,逼得單親父母喘不過氣,
又必須同時扮演嚴父和慈母、黑臉和白臉。
「品格是社會性的一部分,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社會互動,一定需要尋找外界的支援,」
周麗端則建議,包括街坊鄰居、兄弟姐妹、父母親戚,乃至各種民間團體或成長團體,
都可以是單親家庭的支援體系,「要花更多時間了解孩子的心靈,不要走入偏激。」
與孩子分居的一方
不要放棄教養孩子的責任。
利用網路、錄影、電話、書信,持續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
勤美投顧總經理何美頤覺得用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的經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她建議現代年輕的父母:
一、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聆聽他的內心世界。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的部份,是知道孩子的潛力在哪裡?
許多孩子有許多其他的天份,
像有音樂和藝術天份的孩子,也應該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路,
如果是有興趣的事情,如果做得再辛苦也會甘之如飴。
二、決策過程。讓孩子參與自己生活的決策。
先預設目標,由短期和中期目標開始。從簡單的選擇開始,循序漸進。
讓孩子獨立,其實父母自己要先準備。從小給孩子選擇和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選擇所代表的意義,而不要後悔。
從挑什麼顏色的衣服,到自己吃飯、自己選衣服,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
讓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和志趣,但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思惟的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培養孩子責任感,逐步放寬尺度和空間。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從孩子所面對的問題,教導他們從小面對問題,研究對症下藥的方法和過程,
但也不能完全不給孩子一點指引。要在孩子身邊,他們需要的時候,你就在那裡。
四、時間管理。平衡身心、平衡工作和娛樂。
協助孩子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專注在最重要的事。
學習有效率、有重點、有組織能力,
讓孩子能夠認真讀書,也認真地玩,抒解課業的壓力。
五,自我管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自尊人
不要照顧得太好,需要的時候,父母可以支援。
與孩子約法三章,不要嘮叨,讓孩子學習自律和自我管理,避免孩子過度依賴。
六、 擔家庭責任和家庭規範
請另一半和子女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一家人共享權利和義務,
協助父親建立和孩子的互動、了解和親子關係。
一家人共同協商規範,共同遵守承諾,
父母尤其不可言而無信,一定要說到做到。
七、理財觀念。善用財富,不要為財富所用。
讓孩子知道賺錢不容易,不亂花錢但也不吝嗇。
可從壓歲錢和零用錢上教孩子如何用錢。
女兒和兒子小時候就訓練他們打工,
到媽媽辦公室打工,幫忙影印或是洗杯子,
他們也到慈濟做志工,也會將錢捐給慈濟。
八、情緒管理
要讓孩子一直保有單純的快樂,負面情緒是最大的敵人。
我的歡喜菩薩(HAPPY)是:
H(Help, Health)自助助人、身心健康;
A(Aware)能夠意識到自我壓力;
P(Plan),能夠設定重點和先後順序;
P(Prepare)有充分的準備;
Y(Youth)年輕學習的心。
《完》
文/鄭一青
天下雜誌 第287期期 2003/11/15 出刊
給雙薪父母的貼心話
積極參與孩子的生命和生活
「要花時間,一定要花到某一個時間的量,就會有品質,」
學前教育雜誌總編輯黃美湄表示。
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指出,
父母可以放掉的是發號施令的身段。 從過去主宰者的形象,變成朋友,
當孩子願意和你對談,而不是在外面找別人,這最重要,
後面所有的互動和教育才可能發生。
「關心、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生命變化,
包括交什麼朋友,看什麼書、電視,上什麼網站,」
她建議,「在親子關係中,找到每個人要堅持的部份。」
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表示,她堅持一定親手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也在學習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不過,必須付出睡眠減少的代價。
給單親父母的貼心話
與孩子同住的一方
父母經濟甚至教養的重擔,都在同一人身上,
經濟和時間的壓力,逼得單親父母喘不過氣,
又必須同時扮演嚴父和慈母、黑臉和白臉。
「品格是社會性的一部分,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社會互動,一定需要尋找外界的支援,」
周麗端則建議,包括街坊鄰居、兄弟姐妹、父母親戚,乃至各種民間團體或成長團體,
都可以是單親家庭的支援體系,「要花更多時間了解孩子的心靈,不要走入偏激。」
與孩子分居的一方
不要放棄教養孩子的責任。
利用網路、錄影、電話、書信,持續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
勤美投顧總經理何美頤覺得用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的經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她建議現代年輕的父母:
一、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聆聽他的內心世界。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的部份,是知道孩子的潛力在哪裡?
許多孩子有許多其他的天份,
像有音樂和藝術天份的孩子,也應該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路,
如果是有興趣的事情,如果做得再辛苦也會甘之如飴。
二、決策過程。讓孩子參與自己生活的決策。
先預設目標,由短期和中期目標開始。從簡單的選擇開始,循序漸進。
讓孩子獨立,其實父母自己要先準備。從小給孩子選擇和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選擇所代表的意義,而不要後悔。
從挑什麼顏色的衣服,到自己吃飯、自己選衣服,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
讓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和志趣,但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思惟的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培養孩子責任感,逐步放寬尺度和空間。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從孩子所面對的問題,教導他們從小面對問題,研究對症下藥的方法和過程,
但也不能完全不給孩子一點指引。要在孩子身邊,他們需要的時候,你就在那裡。
四、時間管理。平衡身心、平衡工作和娛樂。
協助孩子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專注在最重要的事。
學習有效率、有重點、有組織能力,
讓孩子能夠認真讀書,也認真地玩,抒解課業的壓力。
五,自我管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自尊人
不要照顧得太好,需要的時候,父母可以支援。
與孩子約法三章,不要嘮叨,讓孩子學習自律和自我管理,避免孩子過度依賴。
六、 擔家庭責任和家庭規範
請另一半和子女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一家人共享權利和義務,
協助父親建立和孩子的互動、了解和親子關係。
一家人共同協商規範,共同遵守承諾,
父母尤其不可言而無信,一定要說到做到。
七、理財觀念。善用財富,不要為財富所用。
讓孩子知道賺錢不容易,不亂花錢但也不吝嗇。
可從壓歲錢和零用錢上教孩子如何用錢。
女兒和兒子小時候就訓練他們打工,
到媽媽辦公室打工,幫忙影印或是洗杯子,
他們也到慈濟做志工,也會將錢捐給慈濟。
八、情緒管理
要讓孩子一直保有單純的快樂,負面情緒是最大的敵人。
我的歡喜菩薩(HAPPY)是:
H(Help, Health)自助助人、身心健康;
A(Aware)能夠意識到自我壓力;
P(Plan),能夠設定重點和先後順序;
P(Prepare)有充分的準備;
Y(Youth)年輕學習的心。
《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