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硬是要放上哲緯兩歲半時候的照片
童稚的臉上笑容綻放地多麼美好

其實是想分享一篇網路上看到的文章給大家啦!!

【以下文章轉載於此】


=======================================================================

幼兒該不該提早學英語?

林佩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早在教育部以提昇全民英語能力、加速台灣國際化為教改方向之前,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以實施美語才藝教學作為號召,以便與公立幼兒園區隔的現象就已非常普遍。但自從政府正式宣告英語提早自國小五年級開始教學,台北市政府甚至提早到國小三年級開始教學,並修改短期補習班設置辦法—讓英語補習班可像幼稚園、托兒所一樣招收全日幼兒班之後,坊間幼兒美語教學就更加如火如荼延燒開來,除了英語補習班附設的幼兒班皆採「全美語」的形式,原來採取每週實施一至兩次才藝班的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也紛紛走向「半日英」、「全日英」、「由外國人教英語」的趨勢,甚至一些公立幼稚園也開設了英語才藝班。
  目前幼兒教育以英語教學為主流的發展趨勢,完全扭曲了幼兒教育的本質,其實是在大眾的迷思、業者的炒作、傳播媒體的喧染促銷、一些英語教育專家和政治、社會菁英登高一乎、政府民意代表順應民意推波助瀾下的結果,最遺憾的是,我們這一代的幼兒被迫要去承擔後果,成為社會壓力、整個國家教育實施潮流下的犧牲者。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樣,想要為孩子作最好的安排,期望教育能對孩子有極大好處;這種心態可以理解,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及幼兒教育的立場,這種「揠苗教育」的趨勢與做法。完全不值得鼓勵,就如同美國學者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長的危機」(鄭懷超,民82)一書中呼籲的:
  「世上總有許多過度望子成龍的父母,以致揠苗教育屢見不鮮,甚至儼然成為社會常規,如果我們沒有及早警覺這些措施所可能引發的危機,那麼可能對下一代大多數兒童造成嚴重的傷害卻不自知。」

  政策的研擬與推動,不能光只是順應民意,而是需要充份討論,從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從鉅觀與微觀的角度,審慎考量其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與效率性,再作政策決定。

壹、幼兒學英語的必要性不高

  決定幼兒要不要學英語之前,需要先澄清目的何在,如果目的確認,才能設定階段性目標及達成目標的策略及方法。而要澄清目的,可從幼兒教育的目標,或從幼兒當事人、家長及國家社會來討論。

一、從幼兒的角度來看:學英文,幼兒真的感興趣嗎?

  成人汲汲營營地為幼兒著想、計劃未來,可是孩子對學英文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很少人關心,也很少有研究!有一篇針對一個雙語幼兒園班級的研究(粘惠雅,民90),其中有一些親子訪談的數據資料可供參考。在班上受訪的14位幼兒家長中,有42.85﹪表示讓幼兒上雙語班的理由是「子女自己有興趣」,不過受訪的16位幼兒,卻有高達93.75﹪表示「是家長要自己來的」,只有18.75﹪幼兒說過「自己也想學」;顯然學英語並非出自孩子的需要,大多是父母認為必要。當問及「喜不喜歡學英語?為什麼?」時,16位受訪幼兒,有68.75﹪回答「喜歡」,喜歡的理由包括:「可以學東西」、「去美國不會像啞巴」、「很多國家都用英文」;有31.25﹪的幼兒表示「不喜歡」,不喜歡的理由包括:「英語困難」、「聽不懂」、「不會說」、「不敢說」、「上課無聊」。

  如果沒有繼續訪談下去,大家可能立刻就會下一個結論:「雖然一開始孩子學英語並非出於自己的需要,但後來有68.75﹪的孩子喜歡學英語,這表示多數孩子學出興趣來了。」可是當研究者問及「上小學後,想不想繼續學英語」時,16位受訪幼兒,只有43.75﹪的幼兒表示「想」,比原來回答「喜歡學英語」的比例(68.75﹪)降低了一些。問到「你比較喜歡早上的英文課,還是下午的國語課?為什麼?」的比較性問題時, 16位受訪幼兒,只有 25.00﹪回答「較喜歡英文」,因為「可以唱歌、跳舞、學很多東西」,比回答「上小學後,想繼續學英語」的比例(43.75﹪)更加降低;而有43.75﹪表示「較喜歡國語」,因為「聽得懂、不會說英文、想的東西比較多、可以講故事」,另外的25.00﹪回答「都喜歡」,6.25﹪表示「不知道」。

  綜合以上研究資料可以看出,學英語其實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否則對於一個身在台灣、不打算移民、不經商工作、不需和外國人溝通、生活經驗較缺乏的學前幼兒來說,為何要學英語?孩子提及喜歡學英語的理由,都是大人「告知」的理由,例如:「可以學東西」、「去美國不會像啞巴」、「很多國家都用英文」,並不是因為他們真正覺得學英文有必要、很有趣、很愉快。學前孩子會接受學英語,是因為他們深知自己不可能有主導權,如果願意接受父母的安排,反而可以取悅父母、避免受罰,如果可以自己做選擇,雙語班的幼兒有半數會優先選擇上中文班,但對於那些一開始入學,就被父母送進全英語幼兒園就讀的孩子而言,他們根本不知道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選項,也無從了解在其他正常教學的幼兒園,可能會有怎樣不同的學習與生活。

二、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會英語,保證幼兒未來的成功嗎?

  近年來,不僅工作場域強調英語能力、學校也把英語列為重要課程,英語能力已公認為主宰個人成就之重要條件。多數父母一方面都有英語學習挫敗的經驗,或因為本身英語不夠好,而有錯失昇遷或進修機會的經驗,甚至對於會講英語產生崇拜情結,認為優秀的英語能力象徵著知識階級的誇耀與文化品味的裝飾(鄭懷超譯,民86),基於補償或社會階級意識的心理,希望孩子及早學好英語。粘惠雅(民90)所研究的幼兒雙語班級中,就發現這樣的例子。有個小孩曾提及他上雙語班的原因是因為「要去美國讀博士」,研究者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是他爸爸的遺憾,因為爸爸自己沒有完成這樣的夢想,所以希望孩子能替他完成未竟之夢。

  另一方面父母也覺察到未來社會的競爭會比以前任何時代更為激烈,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有專業技術、高收入非常困難,基於為後代設想的心理,父母因此不敢放過任何使自己子女成功的機會,更何況學英語是流行趨勢,身為社會大眾的其中一員,很難不感受到從眾的壓力,如果不跟著做,父母會覺得自己好像不夠盡責、「別人家的孩子能,我家的孩子怎可不學」,孩子會覺得低人一等,所以現代父母不得不深謀遠慮,將子女送進有英語教學的幼教機構,以打好基礎、才能具備競爭力,(阮碧繡,民85;鄭懷超譯,民86;劉時斌,民88))。我自己的孩子就碰到這樣的狀況,她上小學之後,突然主動要求要學英文,理由是她發現她是班上少數之前未上、現在課後也未去英語補習班的人。

  「會英語」、「卓越」、「成功」三者之間,似乎是劃上了等號。如果會英語才能高人一等、出人頭地,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那國內充斥著許多高學歷、很會講英語的菲傭呢?父母應該好好想想,社會中許多有聲望的人士,比如:陳水扁總統、李遠哲院長、張忠謀先生、馬英九市長,他們或許多數英文流利,但他們今天成功的關鍵並不在英語流利,而是能力與專業高人一等。
  
  WTO開放之後,大陸未來是二十年全球經貿發展的重鎮,學中文反而是我們下一代幼兒的優勢,也是必備條件。

三、從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人人會說英語,才會有國際觀,有競爭力?

  甚麼是國際觀?能站在國際宏觀的角度思考事情,前提是必須快速吸收、消化日新月異的國際資訊。或許英語是吸收資訊的重要工具,但非唯一方法,會不會英語與有沒有國際觀並無絕對必然因果關係。而國家有沒有競爭力,不在於有多少人會說英語,而是有多少人素質好、能力佳、專業精。

  就以日本來說,日本人的英語溝通能力遠低於我國,但是日本人的競爭力,沒有人敢低估。最近日本的教育改革,竟然未把英文列入中等以下的必修科目,而是以加強本國語文的能力素養為重點,理由是經過檢討,發現新新一代的日本孩子,語文能力一代不如一代,日本人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會說英語,但每個人都需要具有日文素養,文化才得以傳承或發揚光大,至於英語,可作為個人興趣或專業素養的學習目標,而非國民教育的目的。
  
  雖然,日本人把「英語能力」視為專業能力,而未必需要普及。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的觀點,會不會造成日本人閉門造車,沒有國際觀,影響本的競爭力?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根據參與教育改革研擬的日本教授說法,﹝前幾年應邀到台東師範學院的研討會﹞,他們的共識是:「吸收知識,未必要自己會英語,可透過日文的翻譯學習,因為日本出版業非常發達,凡是各國最新出版的各行各業重要著作,在三個月後,也會在日本以日文出版。」

  我們不知道,英語學不好是不是日本人不把英語列為國民教育目標之一的原因,但是他們的顧慮,很有道理,很值得我們反思!
從以上三個觀點的討論來看,幼兒學習英語的必要性不高。如果幼兒本身有興趣學,而家長考量幼兒的學習能力,及各方面發展、適應的狀況之後,認為幼兒適合學,當然可以個別去尋找適合的環境、師資、課程,作為進一步的學習,但是沒有必要每個孩子都一定要學。

貳、幼兒學英語,註定事倍功半

  根據發展理論與研究指出,三至六歲階段,語言及溝通能力的發展是最重要的發展特徵之一,孩子通常不需要特別的教導,就自然會講自己的母語,不僅是因為生物遺傳因素,也深受孩子的生活經驗及環境的影響,孩子與成人及其他語言能力較成熟的孩子之間的互動,在孩子的溝通能力發展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學習其他語言的最佳環境,也跟著學習母語一樣,都必須要跟一個孩子信賴的大人,發展出持久的互動關係,然後從生活化、易於理解的對話中學習。
  
  從這一點來看,目前幼兒園所提供的英語課程,無論是才藝班、半日英或全日英的型態都未能做到此點,原因如下:

一、老師多無幼教,甚至教育專業背景,且流動率大

  目前教授英語的老師,不是來自英語系國家的外國人,或非英語系國家但會講英語的外國人,就是主修外文系或曾留學英語系家,甚至是非主修外文系,但自覺英語還不錯的本國人。他們雖會講英語,但多無幼教或至少教育專業背景,所以不知該重視,或根本不重視,或不知如何與孩子建立長期信賴、穩定的關係,以塑造有利幼兒學習英語的條件。甚至會「講」英語,未必會教英語;也未必會教幼兒英語;因為年紀愈小的孩子,愈需要教學技巧,愈受師生關係影響,老師也愈難為。
老師流動率大,是另一個無法建立師生穩定關係的重要因素,外籍老多為來台之長期居留的兼職學生,進進出出之間,不僅影響幼兒的英語學習,也產生了幼兒的適應問題。

二、幼兒園的師生比例高。

  幼兒園的師生比例,不像孩子在家庭自然的母語環境中,往往至少是一對一,或是二﹝父母﹞對一﹝孩子﹞,甚至是多﹝父母、祖父母﹞對一﹝孩子﹞,大人會針對孩子生活中的事件、興趣點,引發頻繁有深度的對話。但在幼兒園一對多的情況下,很少機會一對一,多是進行團體教學活動,無法順著個別孩子有興趣的事件或話題作互動,所以較難提昇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或許有人會說,有些全英語班的課程中,有安排外國老師與幼兒一對一的互動時段,應可發揮一些作用。但根據我及一些學生的實地觀察,發現一班二十位幼兒當中,只有四、五位幼兒在短暫1、2分鐘的師生一對一互動中,會有肢體或言語上的簡短回答,很多孩子坐在外國老師身上不知如何是好﹝可能是因為面對其他所有小孩的以光﹞,或聽不懂,或不知該如何回答。而除了那1、2分鐘之外,此一師生個別互動時段,幼兒多在等待中渡過,有的在咬手指,有的在發呆,很少是全程專注參與的。

三、老師的英語專業能力有很大個別差異

  在參觀多次多所英語教學之後,可以發現教授英語的老師,專業能力差異很大,有些老師發音不太正確,或口齒不清晰,連大人在一旁都聽不太清楚老師的指或說明;有些老師跟孩子互動時,很少給予肢體或表情等線索,孩子很難理解。
其實有時就算老師輔以教具,孩子都會發生誤解的狀況了,更何況,老師未給予任何線索,比如說:
  有一次老師要教導「玉米」的名稱,她拿出「玉米」模型,問孩子“What is it? ",孩子以為老師要他們回答模型的顏色,就說:“Yellow",老師繼續問:“Yellow what? "結果孩子以為老師在教他們說,「玉米」就是“Yellow what",所以全都回答“Yellow what",一旁的中文老師趕忙說:「不是玉米,Yellow what是黃色的甚麼東西」,可是過了幾天,老師複習時,一拿出玉米模型,孩子就異口同聲回答“Yellow what"。﹝摘自黏惠雅,民90,頁102﹞

四、老師是在「教英文」,不是在生活中示範如何使用英文

  根據有關幼兒讀寫發展的研究,幼兒是在生活情境中因使用語言而學習語文。如果老師能在生活中,和孩子密切互動,孩子的語文學習效果最好。專業幼師通常會利用角落時間,深入觀察幼兒的學習情形,視情況需要介入,與幼兒互動,或協助幼兒解決問題,或引導幼兒學習,這也是師生個別互動,在生活中學習使用英文的大好時機;但在許多全英語的教室裡,外國老師在上團體課時,或許會認真帶領幼兒複習句型﹝有些會努力提供孩子具體物或肢體語言的線索,有些則否﹞,因為那是「上課」,在教英文,有具體的教學目標;但角落時間、餐點時間、戶外遊戲時間,則多半視為「下課」,只要看著幼兒沒發生危險即可,或由搭班的中文老師負責處理,因此反倒是錯失跟幼兒之接從生活事件中學習使用英文的機會。

五、同儕都一樣英語烏鴉鴉,無法以英文交談

  三至六歲的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僅是透過跟有密切關係的大人﹝父母、照顧者或老師﹞互動,也是透過和同儕的遊戲中學習,尤其在上幼兒園後。但孩子卻很難透過同儕互動而學習英文,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第一母語皆為中文,英語都一樣烏鴉鴉,不可能用英文交談,也不可能互相示範正確英文應如何表達。比如說,在才藝班或雙語班的型態下,孩子會選擇熟悉、能掌握的中文相互溝通,而在「No Chinese」全英語的情境下,孩子因為英語字彙及溝通能力的限制,會選擇沉默、不溝通;這兩種情境同樣對英語的學習也沒有幫助。

  如果孩子是在美國的幼兒園,或是台灣美國學校的幼稚園,因為老師、同學第一母語都是英文,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因為有必要溝通,想要理解別人在說甚麼,也想要表達自己的需要、感受、想法,不僅動機強烈,也有很多學習的對象和使用英語的機會,效果當然好很多。

六、父母是跟孩子關係密切的大人,但卻多以中文非英文交談

  孩子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自然學會某種語言,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跟孩子關係密切的大人,經常跟孩子使用某種語言交談,而目前學英語的孩子,多半是只有在幼兒園的才藝課或半日英、全日英的情境下接觸英語,回家後很少是使用英語和家人溝通的,如果回家後,有再接觸英語,多半是複習學校所學,甚至有家長在教學後,又繼續把孩子送去英語補習班的。

  如果父母本身不會說英語,或者會說英語但極少跟孩子使用英語交談,學習英語的效果自然很難如預期。

參、幼兒上全英班要付出的代價很高

  很多父母爭相送孩子上全英幼兒園,看到孩子從一句英語都不會講,到會講幾句單字,就欣喜非常,覺得花再多錢都值得!辜不論小孩會說幾個單字、幾句簡單句,是不是就等於會說英語,至少父母孩看到孩子會說幾句英語了,但是父母通常看不到孩子失去了甚麼。以下將從三至六歲孩子語言、認知、社會及自我發展的角度,分別討論孩子因為上全日英幼兒園,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一、語言發展

  從三歲開始,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不僅字彙快速增加,所使用的句子愈來愈長,句型愈來愈複雜,也開始注意不同場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溝通方式;但是在全英的幼兒園中,孩子長時間在不得說中文的限制下,中文能力的發展當然受到很大限制。
語言是從使用中學習,許多才剛滿三歲就被送進全日英幼兒園的孩子,在不能使用有限的中文溝通,又無法使用不會說的英語溝通的狀況下,不僅英語不容易學好,中文也沒學好。

  口語能力與讀寫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如果在幼兒園中文沒學好,進了以「讀寫發展」為重點的小學之後,中文的學習也會倍增困難,我想這是父母始料未及之處吧!

二、認知發展

  口語能力的發展,不僅會影響孩子符號表徵能力,也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比如說,孩子會用自我對話的方式思考或控制自己的行為,較大的孩子甚至會經由自言自語的方式預先計畫事情的內容與進行的方式。三至六歲孩子最重要的發展特徵,就是逐漸將語言融入思考中,用語言思考,語言能力可說是思考能力的指標。

  在全英語幼兒園中,受限於中文與英語能力的低落,連帶思考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限制。許多父母只想到英語情境下,孩子增強了物體名稱與實體對應的能力﹝例如:玉米英文叫「corn」﹞,但未想到語言與思考間的關係。

三、社會發展
  
  有研究指出﹝廖芳宣,民88﹞,全英語幼兒園的孩子,在角落時間,出現多是「獨自遊戲」、「平行遊戲」的型態,跟同樣年齡層在正統幼兒園孩子的「聯合遊戲」、「合作遊戲」差距很大。換句話說,全英語幼兒園的孩子多半自己玩自己的,很少跟別的孩子一起玩,有更頻繁而深入的互動,所以學習較受限。

  還有研究發現﹝粘惠雅,民90﹞,當孩子有衝突時,雙語班的孩子竟然說:「你去告啊!反正老師也聽不懂你在說甚麼!」,最後受委屈的孩子只好自認倒楣,忍氣吞聲。在正統幼兒園裡,偶發的衝突事件,往往是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相互尊重,如何處理人際衝突的真材實料,但在全英語幼兒園,由於語言的隔閡,反而成為孩子的負面教材。

四、自我概念與人格的發展

  在全英語幼兒園裡,孩子認為外國老師比較棒,比較大﹝因為外國老師主導﹞,中文老師只是配角;班上比較會說英語的孩子也比較有社會地位,甚至會取笑、排斥班上比較不會說英語的孩子﹝粘惠雅,民90﹞;可見上全英語幼兒園對孩子所造成的潛在負面價值──認為會說中文沒什麼光榮,會說英語比較偉大、厲害,而不會說英語會覺得很自卑。這就像早年推行國語、說方言要罰錢的時代,許多人因此至今仍存有「不太會說國語、只會說方言的人較低下」,或「以說方言為恥」的觀念。

  另外,外國老師的教養信念、教養方式,跟我們存在著文化差異,他們重視自由,尤其是個人自由與表現,沒有較長幼尊卑之分,不像我們較強調團體規範、禮貌、生活習慣。另外,由於全英語幼兒園收費昂貴,孩子大多來自經濟較佳的富家子弟,人格特質、生活習性和價值取向會形成某種特殊文化,這些信念和作法對幼兒的影響是甚麼,是不是符合父母的期望,很值得大家思索。

肆、幼兒園全面教英語所衍生的問題

  除了前述提及從幼兒的觀點討論幼兒學英語的利弊得失之外,幼兒園的英語教學運動,已經引發一些潛在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一、正科班出身的幼師工作機會降低

  因為英語教學如火如荼展開,原本才藝班型的幼兒園,為了跟英語補習班附設的幼兒班競爭,紛紛改成由外籍人士任教,或改成半日英、全日英的型態,甚至聘任外文系畢業的本國老師當助理,讓正科班畢業的幼師英雄無用武之地,工作機會更加減縮。

二、本國老師淪為幼兒園的台傭

  教才藝班的老師薪資待遇比全日班幼師好,是眾所皆知的事,但更誇張的是,許多全英語幼兒園的專任外籍老師,月薪高達十至十二萬;但負責搭班的本國老師,如果是外文系畢業,月薪是三萬至三萬五,如果是幼教系畢業,月薪是兩萬五至三萬。顯然權利義務與薪資待遇的不平等,專業幼師不但不能發揮專長,反淪為低下的台傭。如此崇洋媚外的作法,似乎製造了潛在的社會問題。

三、形成幼兒園的惡性競爭

  英語補習班附設的幼兒班,以高收費聞名,所以費用是一般幼兒園的三、四倍﹝每年高達 25至30萬﹞,但是空間小、玩具設備少,但家長還是趨之若鶩,因此帶動了一般幼兒園以之為標竿,使得原本良莠不齊的幼教品質,因為英語幼兒園的衝擊,可說是雪上加霜,形成惡性競爭,反淘汰的現象。

  研究指出,高品質幼兒園對幼兒身心發確有加分作用,但是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品質不佳的幼兒園,會成為不利幼兒發展的危機因素,對幼兒身心有鉅大影響。在目前國內四、五歲幼兒入園率高達九成以上,且絕大多數上全日班;如果政府政策不明,或者推波助瀾,全英教學的熱潮仍會持續發展,等於是將全國四、五歲幼兒置於不利身心發展的學習環境中,這是幼兒教育的目的嗎?是大家所樂於見到的後果嗎?

四、 產生文化認同的危機

  從文化傳承的觀點看,幼稚園的雙語教育除了一般常論及的英語教學,更須注意和關懷保存幼兒的母語或方言,在幼稚園裡可自然地使用方言和國語來交談,以雙語溝通交談,顯示語言的彈性,也顯示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黃瑞琴,民82)。英語不應該成為幼稚語言教育之至上,當孩子認為「會講英語比較棒」、「比較喜歡外師是因為她會講英文、她是外國人」時,是否因為園區以雙語班為首要、教師們以英語為重心,而讓幼兒認為: 英語才是最重要、有價值的東西,那麼中文、閔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算是什麼呢?

  而國內原住民語言文化的逐漸式微,也是具體的例證。早期由於徹底推行國語運動--在學校說母語會受罰,使得山地兒童逐漸不願說、不習慣說自己的母語;後來許多父母甚至從小就跟孩子以國語交談,或者很早就把孩子送到都市上學,這些做法雖然有利於孩子日後國語能力的發展,並協助孩子適應以國語主導的學校系統和社會環境,但同時也損失了原住民家庭的母語,造成年輕一代與老一輩之間的溝通不良,家人之間無法做深入的生命經驗分享,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因此失傳。

  台灣有學河洛語的自然語言環境,為什麼這一代不會說的孩子比比皆是?現代父母太相信學校教育的效果,語言不透過生活中自然溝通兒學習,反而期望學校開課教導。

伍、決策上的建議

一、不應全面推動幼兒園教英語
  政治人物不能因為選票考量,就以「打造國際化的都市」為名,不斷降低學英語的年齡層,甚至打算全面開放外籍師資在幼兒園教英語。應該思考英語在教育上的定位,幼兒本身就面臨要學習國與和方言,難道需要再學習另一種外國語嗎?要提供幼兒接觸不同語言的機會,不一定要直接教導新語言!

二、修法規定英語補習班不得全日收托幼兒
  英語補習班是使屬於短期補習班,怎可像幼稚園、托兒所班,全日收托幼兒,進行英語的「補習」教育?此一措施完全不符合補習班設置的宗旨,也不符合正規幼教法令措施,有幼兒教育之實,但不必受幼教主管機關的監督,可說是幼兒教育的怪胎!根本之計,政府應加以規範,如果英語補習班要全日收托幼兒,必須符合幼兒教育的宗旨與規範。

三、明訂幼兒英語教學的目標與原則
  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已是不可否認的社會現象,政府需要做的不是立即開放英語教學,而是應先訂定明確的方向,究竟希望幼兒獲得什麼樣的語言經驗。不僅是適於幼兒發展的英語教學目標,更包括提供幼教人員參考的英語教學原則,避免英語淪為拼字、文法的教學;且幼稚園、托兒所皆應明訂不可採全日英或半日英的教學型態,讓幼兒教育回歸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目標與作法。

四、製作相關文宣,透過平面、電子媒體宣導正確幼兒教育的理念與作法
  如果家長不盲目跟隨英文補習班起舞,幼兒園就無法以英語教學為噱頭號召家長,幼兒也不致於落入可能不利其身心發展的情境;所以政府應加強宣導,讓家長發揮監督及制衡的力量,才能讓幼兒教育步入正軌,幼兒也才能真正受惠。

參考書目
阮碧繡(民85)。幼兒美語班盛行下的省思。國教之友,48卷(3)。11-13。
林玥廷、林雅如、賴依民、陳佳欣、樂怡君(民91)。台北市幼稚園英語教學現況及最熱門之英語教材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學士論文。
教育部(民87)。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台北:教育部。
粘惠雅(民90)。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現況之研究—以台灣北區一個雙語班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芳宜、蔡幸蓉、鍾佳惠(民88)。幼兒英語學習及使用情形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學士論文。
Tabor,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 Paul H. Brooks.

本文原刊於林佩蓉、陳淑琦編著(民91)之「幼兒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