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音器官運動練習
資料來源: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構音器官運動練習,對牙牙學語的幼兒是一項有趣且重要的語言刺激活動,
幼兒透過這些活動練習,知道自己口腔器官~主要是雙唇、舌頭、軟顎;
不只是運用在吸、吹、嚼、吃等本能的飲食動作,
還可以透過自己的掌握,做出許多不同的動作,發出許多不同的聲音。
下面練習表是集合不同醫院語言治療的資料,
取其精髓而成的,共分為五部份。
第一部份 /有關舌頭的運動/
在幫助舌頭上、下提昇力,及左、右的靈活度;
這些動作是發舌尖音/ㄉ/、/ㄊ/、/ㄋ/,
舌尖前音/ㄐ/、/ㄑ/、/ㄒ/、/ㄗ/、/ㄘ/、/ㄙ/等必備條件。
◎ 舌頭伸出伸入
◎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
◎ 舌頭在口內左右移動,推抵兩頰內側
◎ 用舌尖舐上下唇
◎ 舌頭用力舐餅乾
◎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
◎ 捲舌做馬蹄聲
◎ 舌頭捲起由齒槽後掃至軟顎再掃回來
第二部份 /有關嘴唇的練習/
在強調雙唇的張力及形狀,
有助於雙唇音/ㄅ/、/ㄆ/、/ㄇ/的發展及講話的口形變化,
對於雙側裂、唇部修補過緊的幼兒尤其需要。
◎ 蹶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鳴/
◎ 拉開嘴唇,說/伊/
◎ 不停交換說/伊-鳴-伊-鳴-伊-鳴/
◎ 露出上下牙放鬆,重複的做
◎ 兩頰內縮,蹶嘴作聲
◎ 上下唇內縮後用力發/吧!/
◎ 上下唇含住管狀物品,用手往外拉
◎ 吸半吸管的水,以舌、唇抵住使水不下掉
◎ 中型鈕釦,穿線,置牙齒與嘴唇問,用手往外拉
第三部份 /顎的練習/
指的是上、下顎,亦即是講話的口形及張嘴的程度。
◎ 儘量張開嘴後蹶起嘴,說/啊-鳴-啊一鳴/
◎ 說/啊一伊一啊-伊/
◎ 說/啊-鳴--啊-伊,鳴-伊/
◎ 說/啊-鳴--啊-伊,鳴-伊/
◎ 上下牙相碰出聲
◎ 做大咀嚼狀,或嚼餅乾或口香糖
第四部份 /吹氣練習/
目的在讓幼兒學習空氣從口中吐出,就像說話時的呼吸是吐氣的狀態;
另外,吹氣練習有助軟顎口的功能,是減少鼻音的要件,
此項練習可在硬、軟顎修補完後練習。
◎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噓一,噓一
◎ 吹火柴、蠟燭、碎紙片、或口哨
◎ 用吸管吹水
◎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
◎ 置舌頭於上下齒之間,慢慢吹氣
◎ 鼓脹兩頰,持續越長越好
◎ 鼓脹兩頰,然後爆/啪/聲
◎ 鼓起兩頰做漱口狀
第五部份 /運用不同的口腔部位做輪替練習/
以增加靈活度,不致於講多了就含糊了。
模仿動物的聲音是引發幼兒語言模仿的前奏,
先培養他們模仿聲音的習慣,將來才能進行『仿說』。
最後希望父母在依據此表練習時,能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及創意,
將練習的原則轉換成幼兒喜歡的遊戲。
◎ 說─劈、啪,劈、啪
◎ 說─噗、潑,噗、潑
◎ 說─滴、答,滴、答
◎ 說─踢、他,踢、他
◎ 說─啪、啪、啪
◎ 說─他、他、他
◎ 說─卡、卡、卡
◎ 說─啪、他、卡
◎ 說─啦、啦、啦
◎ 說─發、發、發
◎ 說─嘶、嘶、嘶
◎ 學小鳥叫,吱、吱、吱
◎ 學鴨子叫,呱、呱、呱
◎ 學小狗叫,汪、汪、汪
◎ 學小貓叫,喵、喵、喵
◎ 學火車開動聲,啾、啾、啾
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