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香蔥肉燥煎包》可以說是清冰箱的產物
《豆渣》是製作豆漿留下來的渣渣。
《青蔥》是婆婆聽到兄弟倆愛吃蔥狂買的囤積物。
《肉燥》也是婆婆的愛心佳餚,一大鍋吃剩下來的。
把這些物資兜在一塊兒
也能做成美味的《香蔥肉燥豆渣煎包》來當早餐
不亂蓋的,還真得很好吃喔!!
準備食材(麵皮):
中筋麵粉: 500g
豆渣: 200g
細砂糖: 20g
鹽: 1g
酵母粉: 2g
溫水: 250g
沙拉油: 20g
香蔥肉燥內餡:
青蔥、肉燥:酌量
準備內餡:
青蔥洗淨切成蔥末,蔥可以多一些會比較香
放進早已滷好放涼的肉燥中拌勻
可以稍微多加點肉燥的湯汁以增加成品的口感
拌好的內餡包上保鮮膜送進冷藏備用。
※ 可事先先留下一些肉燥的湯汁,待加進蔥拌勻後
再慢慢倒回湯汁調到《香蔥肉燥》內餡帶著足夠的湯汁為主。
※ 肉燥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自己特別煮一小鍋
或者直接用生的絞肉調好味道後來包,就是生煎包。
揉麵皮:
量秤好麵粉、糖、鹽和豆渣的份量放進鋼盆
稍加攪拌一下再倒進適量的酵母粉
沙拉油與溫水 (不燙手的水溫即可,太熱會把酵母燙死) 備用
慢慢加入溫水,
用一只大湯杓或刮刀攪拌至稍微成糰
倒進沙拉油再攪拌一下,
最後用手將所有材料搓揉捏合成光滑麵糰
揉好的麵糰放在鋼盆中
蓋上濕布靜置一個小時
麵糰會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
從中間壓下去會形成一個凹洞
表示麵糰已經完成發酵。
手上沾些手粉,桌面上也灑上一點手粉
將麵糰從鋼盆中取出放在桌面上
稍微揉捏按壓,搓成長條狀切割成 21份
(我是以一份50g來分割,正好是分成 21份相等的麵糰)
這麵糰感覺很軟Q,不黏手
而且發現加了豆渣的麵糰似乎比較沒有氣泡
所以擀麵時其實很好操作喔!!
因為量秤與分割所消耗掉的時間
我分完所有麵糰之後就直接開始包餡了
※ 包餡時要記住麵糰《先來後到》的順序
從第一個分割出來的麵糰先取用,因為它已經靜置一段時間了。
取出冰箱中冷藏的內餡,
會發現凝固後的湯汁很容易包進麵皮中
如此的作法可以讓內餡含水量較大
吃起來會比較滑順爽口不乾澀
麵糰擀成圓皮,包進餡料
抓起麵皮沿著邊緣捏出皺摺後一起捏合成包子狀
起油鍋,以中火先將油加溫之後
擺進適量的煎包稍微煎一下
再倒進足以淹到半個煎包的水量
蓋上鍋蓋讓包子在裡面悶熟
煎至鍋中水份已收乾一半
掀開鍋蓋在包子上灑些芝麻增添香氣
然後蓋回鍋蓋,再繼續
煎煮至鍋中水份收乾即可起鍋裝盤。
這款《香蔥肉燥煎包》真得好香好好吃
加了《豆渣》的麵皮不需搓揉太久就很香軟Q嫩
內餡則是滿滿的蔥香味
還有迷人的肉燥香氣與飽滿湯汁的滑嫩口感
兩三顆《香蔥肉燥煎包》配上《自製的豆漿》
幸福的美味早餐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唷!!
無法一次吃完的煎包可以多灑上些麵粉,送進冰箱冷凍起來
下次要吃時無需解凍,直接煎食即可。
分割了 21份麵糰,無奈餡料卻不夠多
最後剩下了四份麵糰把它們全捏合成糰
擀開成方形後抹上一層芝麻醬
捲成長條捲,切成等距離大小
《芝麻小饅頭》就這樣完成了
用的是相同的成份做出來的麵糰
正好了了我家老爺突如其來想吃饅頭的心願~
我是用電鍋下去蒸煮這些小饅頭的
鍋內放一杯量米杯的水量
饅頭裝盤以蒸架墊高放進電鍋中蒸煮
注意要讓鍋蓋留下一小條縫隙
可以讓蒸氣散出來
避免水份凝結滴落到饅頭上
蒸好的饅頭不要急著掀蓋
稍微悶一下等溫度穩定點再掀蓋
可以避免饅頭因冷熱溫度調節不當而造成縮皺
蒸好的饅頭小巧可愛
沒想到《豆渣》饅頭一樣口感很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