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聞人家使用《湯種法》《中種法》等等
做出來的吐司據說會比較濕潤棉軟
麵包機買回來快半年了,一直都沒試過這些做法
這陣子甚至都只拿麵包機來打麵糰而已
於是,心血來潮就來試一下所謂《低溫中種法》做吐司吧!
找了一下資料,什麼是《低溫中種法》呢?
中種法一般分為中種法和低溫中種法
兩者其實是類似的原理
就是先把麵糰材料內取一部份作長時間發酵
其後再把主麵糰混合中種麵糰
成糰後再用短時間再發酵。
因為大部份麵糰經過長時間發酵
所以比一般麵糰有較強的烤焙脹力
也可使麵筋更加柔軟細緻並獲得更加延展性。
但缺點是如果無法正確控制發酵的溫度、時間及程度
可能會因為過度發酵
使得麵包烤好後內部留有過多的酸氣
嚴重還會使麵包造型變形。‧‧‧《 資料出處 eClub我愛麵包機俱樂部 》
所以,所謂的《低溫中種法》
簡言之就是讓部份麵糰經過長時間發酵
使麵筋更加柔軟細緻並獲得更加延展性。
那就來試試看跟一般麵包機做出來的吐司有什麼差別吧!
※ 我使用的是臉書上麵包機社團烘友 venera Wang 的教學
作法:先取部份麵粉和水(50-85%)一起攪拌
經長時間發酵成中種再加入主麵糰其它材料混合
混合後經短時間發酵成麵糰。
※ 所以這次我用一般麵包機使用的麵粉量(250g)來算
製作中種麵糰:
高筋麵粉: 200g
水: 140ml
酵母粉: 小1/2匙
混合以上的食材‧‧‧
將材料攪拌成無粉粒狀態即可,無需搓揉
覆蓋上保鮮膜於室溫下靜置約一個小時
然後送進冰箱冷藏至少 18 個小時以上,最多不要超過兩天。
很簡單,這就是《低溫中種》的麵糰
在經過 24 小時的低溫發酵之後帶有相當的黏性
現在可以來使用《低溫中種法》熟成的麵糰了
準備主麵糰食材:
高筋麵粉: 50g
鮮奶: 40ml
細砂糖: 大2匙
鹽: 小1/2匙
無鹽奶油: 15g
酵母粉(置酵母盒內): 小1/2匙
先將以上食材量秤好放入麵包機容器中
酵母粉置於酵母盒內
把《低溫中種》麵糰撕成數塊
也一併放進麵包機容器中
(Panasonic SD-BMS105T Mode4 速成吐司模式)
設定麵包機模式為 Mode4 《速成吐司》模式
我的烤色選擇為《淡》
按下《開始》鍵讓機器啟動完全程
※ 因低溫中種法的麵糰已經經過長時間的發酵
所以建議使用《速成吐司》模式以減少過度發酵的可能。
聽到機器發出嗶嗶聲,我興奮地掀開蓋子
看到一個好可愛的小白頭悄悄探出容器頂端
取出來的吐司外型及烤色都讓我很滿意
總算是有稍稍拉回了我跟麵包機的感情來了。
放至隔天早上,切開吐司
裡面果然濕軟綿密
外皮也沒之前的乾硬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少了點咀嚼的滿足感
或許下次可以不要用到
80% 這麼多的量來做中種麵糰
也許就能調整出屬於自己喜愛的口感來了
不過比起之前麵包機程序做出來的吐司
這份《低溫中種軟吐司》還是值得大大讚賞的
因為這次純粹是試驗性質
所以也就沒多加料等等的動作
於是,早餐桌上的白吐司
當然要來煎顆蛋、夾片火腿與蕃茄
好吃的三明治就這麼送上桌了
拿巧克力漿在吐司上做點小創意
讓逗趣的笑臉為這天開啟無限的美好~